微信里看不见的人
伴着手机入眠,睁开眼睛就拿起手机。
这样的场景,对每个普通人来说都再熟悉不过了。但如果眼睛看不见呢?那些人可以怎么上网?
互联网成为了视障人群适应社会一个新的挑战,如果不会使用手机,他们甚至面临比以往更困难的处境;但也同样是互联网,一旦他们得以掌握,将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帮助。手机像一条新的手杖,为视障人群的社交、购物、出行、娱乐等提供更多可能与更大便利。
90后,北漂,公众号编辑
周彤是一名先天视障者,还是一名90后,她成为一名公众号编辑已经5年。
她运营着公司的3个官号,每周撰写3-5篇文章,排版、编辑、发布、管理留言。
周彤负责运营的公众号之一
“公众号其实是特别适合盲人的一项工作”。工具简单,只需要一台电脑。办公方便,不需要太多外出行动。除了看不见,一切都很适合。
周彤供职的是北京一家专门为盲人做手游和娱乐平台的公司“心智互动”,残障人在公司所有员工中占到了1/3。
同时,由于大多数用户都是视障人群,文章不需要花哨排版,简约整洁、内容扎实即可,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,“普通人是看着操作,我们是听着操作。”周彤表示,盲人操作手机和电脑,都可以适用读屏软件,基本上操作到哪就听到哪。
通过读屏软件,周彤通过“盲打”敲字写作,也可以知道文章的字号、对齐情况。
不仅仅是发布,留言精选、菜单栏设置、自动回复等等,关于公众号运营需要做的一切,她都一力承担。
“我一直很喜欢研究这些科技的东西。”
周彤说,尽管现在的视障年轻人已经比上一代更熟悉网络,但像自己这样能从事互联网工作的,还是少数。
大部分盲人即使上了大学,就业的方向还是推拿。互联网的产品,如果网页端的无障碍化做得不好,光是研究怎么上手,就已经难住了很多人。
“我希望更多自媒体工具都能进行无障碍的优化,这样很多盲人就都可以低门槛取用,可以作为就业的方向了。”
放大镜,建筑系,帮微信改造产品
郑锐的眼睛只有一点点微弱的光感。
现在,他是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的“工程师”,也是一名用户体验专家。每天的工作是给互联网产品、服务做无障碍相关的测试体验和用户分析,通过“听”智能设备来查漏补缺,向企业提出无障碍功能优化升级意见。
郑锐毕业于深圳大学建筑系。
由于眼睛仍然保有一点点视力,从小到大,郑锐一直都跟着视力健全的学生在普通学校里上课。当时,家里人不知道有“盲校”这样的地方存在。
这种情况下,郑锐读书过程的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。总之,黑板上的字是完全看不到的,上课只能完全依靠听,再手拿放大镜,对照课本来学。到了高考,郑锐也是拿着放大镜参加的考试,因为当时还不能申请大字版试卷或者盲文试卷。
虽然大学专业是建筑系,但毕业后,郑锐还是希望能够为残障群体做些事情。
2014年,郑锐加入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。当时,恰逢腾讯与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正式建立无障碍方面的合作,因此,郑锐为腾讯的很多产品提供过优化建议。
由于微信是盲人生活中最依赖的互联网工具。这些年,郑锐在微信产品的无障碍改造方面提出了非常多实际的改造建议。
比如:2014年微信红包刚刚上线,全国人民都在摇红包或抢红包,但最初,盲人却参与不了。因为盲人的手机遇到微信红包无法朗读出任何信息,郑锐将这个需求反馈给微信团队,当年很快就得到解决。
微信聊天时发表情包,已经成为大家表达心情一种更简便的方式。不过,一段时间里,读屏软件也无法读取出表情包,当聊天时有人发来表情包,盲人不知道发来的到底是什么内容。这个问题也是经郑锐提出的。如今,微信发表情包也是盲人非常喜欢的聊天方式之一。
按摩店,微信语音,教盲人手机
在广东云浮市,李俊良现在经营着一家“盲人按摩店”。他现在还有另外一份完全不为挣钱的工作,教盲人用手机。
李俊良今年39岁,10岁那年因意外失明,他母亲形容“那时候感觉好像天塌下来一样”。
但现在,李俊良和正常人的生活几乎一样,借助智能手机,可以一个人去广州甚至外省开会——微信沟通、手机打车、订高铁票、手机导航、预定酒店等,完全无需其他人陪伴带路。
光明,是李俊良自己不懈追求不懈学习的结果。少年时李俊良上了特殊中专学校,后来考上广州中医药大学的盲人大专班学习针灸推拿,能熟练使用电脑。2013年,他自己摸索使用智能手机,从此“打开了世界的一扇窗,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”。
从自己掌握电脑、智能手机开始,李俊良就在不断把这些技能教会给身边的,甚至是远在云南、千里之外的盲人。
在李俊良的教学过程中,微信是李俊良第一个要教会给对方的。
因为微信既是教学对象,也是教盲人学习智能手机的工具。“教会了他微信之后,他可以微信语音找我;也用微信来找学习,他也容易嘛。”为了一对多教学,李俊良还会通过微信群,在群里面发起一些多方通话,既方面又不用钱,盲人朋友学得特别更快。
学会了微信语音,后来就学一些比较难一点的;比如微信打字,比如收付款,扫一扫。再之后,可以在网上去购物。
迄今为止,李俊良直接教会的视障人已经超过两百人,这些人不仅通过智能手机解决了日常生活的很多难题,有些人还在互联网上找到了新的就业门路,做起了短视频直播、网络客服、播音配音等工作。